自东山渡湖至吴溇

白云淡写数峰晴,忽忽风蒲镜里行。
落木无多逢雁蚤,沧波不极逐鸥轻。
残钟晚呗双林寺,断剑秋华一字城。
扫却苍凉怀古意,浮家少伯共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东山渡湖至吴溇》是清代诗人张履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履,字少伯,号浮家,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和诗人。他对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2. 作品原文
    白云淡写数峰晴,忽忽风蒲镜里行。
    落木无多逢雁蚤,沧波不极逐鸥轻。
    残钟晚呗双林寺,断剑秋华一字城。
    扫却苍凉怀古意,浮家少伯共平生。
  3. 整体翻译: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东山渡湖至吴溇时所见到的景色。首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自然画面,白云轻轻飘过,山峰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颔联表达了诗人乘舟行进中的所见所感,落木不多,偶尔遇到迁徙的大雁,水面宽广,船只随着波浪轻轻前行。颈联则转向人文景观,残钟声在夜晚回荡于双林寺,断剑静静地陈列在秋天的城楼上。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古人为伴的情怀。
  4. 词句注释
  • 白云淡写数峰晴:描述天空中白云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座山峰在阳光照耀下的美景。
  • 忽忽风蒲镜里行:形容微风拂动水面,仿佛镜子般反射着船上人的行动。
  • 落木无多逢雁蚤:表示岸边的树木已经稀疏,偶尔能见到大雁飞过;“沧波”指广阔的水面,“不极”意味着没有尽头。
  • 残钟晚呗双林寺:描述了寺庙中残留的钟声在傍晚时分响起,伴随着诵读经文的声音。
  • 断剑秋华一字城:指的是秋天里,一柄断剑静静陈列在城楼上的场景。
  1. 白话译文: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东山渡湖至吴溇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心中的情感波澜。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使得这首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富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张履的《自东山渡湖至吴溇》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内心感受的诗,也是清代文人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作者卓越的写作技巧,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