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过方顺桥书怀

征途难破是愁围,秋满长堤叶乱飞。
行客有情萦细柳,断鸿无次背斜晖。
十年燕塞家频隔,九日龙山约屡违。
此去正逢南下路,羁迟何事未能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过方顺桥书怀》是清代诗人崔应阶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对作品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崔应阶,字吉升,江夏人。荫生,授通判,官至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迁左都御史。有《拙圃诗草》流传于世。
  1. 诗歌原文
  • 征途难破是愁围,秋满长堤叶乱飞。行客有情萦细柳,断鸿无次背斜晖。十年燕塞家频隔,九日龙山约屡违。此去正逢南下路,羁迟何事未能归。
  1. 诗句赏析
  • 征途难破是愁围:描述了旅途的艰难与内心忧愁的交织,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感。
  • 秋满长堤叶乱飞:描绘了秋天景色中的落叶纷飞,增添了一份凄凉之美。
  • 行客有情萦细柳:行旅客人带着深情徘徊在细柳之间,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
  • 断鸿无次背斜晖:比喻行旅之人如同断翼的孤鸿,背对着落日,形容其孤独而迷茫的状态。

《九日过方顺桥书怀》不仅展现了崔应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旅途中孤独与思亲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