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琅玕,偏爱傍、子猷书屋。微雨后、月痕低照,亭亭新沐。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早风雷、一夜起龙孙,森然绿。
何处是,秦川曲。休更觅,筼筜谷。只闲庭半亩,差堪医俗。振箨未随秋寂寞,窥帘似共人幽独。待他年、玉版好同参,宁为腹。
满江红 · 题阮亭寓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题阮亭寓竹》是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词的原文如下:
何物琅玕,偏爱傍、子猷书屋。微雨后、月痕低照,亭亭新沐。
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早风雷、一夜起龙孙,森然绿。
何处是,秦川曲,休更觅,筼筜谷。只闲庭半亩,差堪医俗。振箨未随秋寂寞,窥帘似共人幽独。待他年、玉版好同参,宁为腹。
这首词通过对竹的形象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词中的“何物琅玕,偏爱傍子猷书屋”一句,表达了竹子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情感。而“微雨后、月痕低照,亭亭新沐”等诗句,则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展现了竹子在雨后月光下的清雅之姿。
这首词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一句,巧妙地将竹子与洛水女神(宓妃)和湘江女神(湘君)相提并论,展现了竹子与女性美的联系。同时,“早风雷、一夜起龙孙,森然绿”等诗句,也体现了竹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满江红·题阮亭寓竹》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