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遂宁行县

十里青山县,平芜绿树村。
芳田梅雨润,香稻夏云屯。
富庶风犹古,周章俗尚存。
敢矜能听断,期不愧平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至遂宁行县》是清代诗人常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遂宁县的自然风光与地方特色,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刻印象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自我要求。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常纪,清代诗人,其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与民间生活。常纪的创作风格独特,善于以简洁的语言捕捉自然之美与人之情,此诗正是其代表作之一。他的生平事迹不多,但据资料显示,他生活在清初,其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后世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2. 诗歌原文:《初至遂宁行县·十里青山县》全文如下:十里青山县,平芜绿树村。芳田梅雨润,香稻夏云屯。富庶风犹古,周章俗尚存。敢矜能听断,期不愧平反。
  3. 诗意解析:“十里青山县,平芜绿树村。”首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近处的村庄绿树成荫,构成了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芳田梅雨润,香稻夏云屯。”颔联则进一步展现了遂宁县物产丰富的特点。这里的“芳田”指的是肥沃的土地,“梅雨”指春季的雨水,给土地带来生机;而“香稻”则暗示了当地的农业发达,农作物品质高。颈联“富庶风犹古,周章俗尚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的赞赏。尾联“敢矜能听断,期不愧平反”,则是诗人自谦的态度,意指自己能够胜任职务,努力不辜负民众的期望。
  4. 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常纪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描写。通过寥寥数语,便将遂宁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生动地呈现出来。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现代与传统、自然与文化进行了巧妙的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5.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作,《初至遂宁行县》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它对于研究清代文学、了解地方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对乡土情怀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

《初至遂宁行县》不仅是清代诗人常纪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了解清代社会风俗与自然景观的重要文献。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