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聋有所闻,歌以代哭,赋此答之二首

盭气阨金台,禁城中夜开。
燕成巢幕谶,盗窃大弓来。
西北荒边备,东南剩劫灰。
谁将遏乱略,指望出群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询问的文本“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聋有所闻,歌以代哭,赋此答之二首”是近代诗人曹家达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责任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曹家达(1763年—1800年),清代诗人,字子章,号缶老。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其祖父曹寅为康熙帝时期的著名词人,父亲曹振镛亦是一位文才出众的学者。曹家达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其诗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在清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关怀。

  2. 诗句解析

  • 第一首诗句:“盭气阨金台,禁城中夜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看到京城内因政治斗争而引发的动乱景象。盭气指的是混乱的政治局势,金台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性的地方。夜晚的京城被黑暗笼罩,表明了朝廷内外的紧张气氛与不安。
  • 第二首诗句:“谁承王氏腊,奈此霍家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腊,这里指农历新年前夕。王氏和霍家的比喻意味着国家的领导者和统治阶层可能面临挑战。这里的“腊”也暗指旧岁的结束和新岁的开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政治形势的转变。
  1. 情感表达
  • 忧国忧民:诗中“谁承王氏腊,奈此霍家姝”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十分常见,体现了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 艺术成就:尽管曹家达的生平未详,但从这首诗来看,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时局的描述和对民生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此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反映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

曹家达的《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政治见解的诗篇,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艺术反映。通过对这些诗句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如何影响其创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