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秋雨怀三姊五妹

小雨催诗,高柯堕叶,凄凉作尽秋声。恨已难消,秋声更不堪听。朝来试卷疏帘看,惜庭花、一半飘零。最萧条,篱菊开迟,未着寒英。
家乡迢递三千里,怅怀人滋味,几次曾经。天末遥峰,青青遮断归程。归书但道安无恙,纵伤心、怕说离情。到重阳,不插茱萸,也自愁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秋雨怀三姊五妹》是清代劳纺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景象以及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清代词坛的风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劳纺,字织文,桐乡人,主事乃昌女,陆军部郎中陶葆廉室。她有《织文女史诗词遗稿》。
  2. 作品原文:小雨催诗,高柯堕叶,凄凉作尽秋声。恨已难消,秋声更不堪听。朝来试捲疏帘看,惜庭花、一半飘零。最萧条,篱菊开迟,未著寒英。家乡迢递三千里,怅怀人滋味,几次曾经。天末遥峰,青青遮断归程。归书但道安无恙,纵伤心、怕说离情。到重阳,不插茱萸,也自愁生。
  3. 创作背景: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劳纺在秋雨中思念远在家乡的三姊和五妹,表达了她对亲情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怀念。
  4. 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主题是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通过对秋雨、落叶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5. 艺术特色: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秋雨、落叶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此外,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具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高阳台·秋雨怀三姊五妹》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词坛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