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媚洞庭归舟

浮生欲付湘灵管,几度征鞭。几度归船。湖上重来又几年。
曾经泽畔闻瑶瑟,湖水湖烟。空碧摇天。回首当初更可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敷媚·洞庭归舟》是诗人傅熊湘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与往昔岁月的深情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创作背景
  • 时间:《罗敷媚·洞庭归舟》写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此时傅熊湘正与宁调元、陈家鼎、仇式匡等人在沪创办《洞庭波》杂志,并与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积极鼓吹推翻帝制。
  • 地点:此词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变革和文化启蒙的背景下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故土和往昔生活的深深眷恋。
  1. 原文节选
  • 浮生欲付湘灵管,几度征鞭。: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 湖上重来又几年。:反映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哀叹。
  • 曾经泽畔闻瑶瑟,湖水湖烟。空碧摇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回首当初更可怜。:揭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这种怀念带给他的伤感和痛苦。
  1. 主题思想
  • 怀旧情感:通过描述湖上的美景和昔日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年华的哀叹。
  • 人生哲理: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变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思考。

《罗敷媚·洞庭归舟》不仅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深沉历史情感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对往昔岁月的深情怀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