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 ·清明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清明》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他是清朝的著名文人,诗工整和谐,长于五七言,擅长词小令,多香艳之作。彭孙遹不仅在诗歌上有卓越成就,其词作也颇具特色。他的词作以香艳为特点,有“吹气如兰彭十郎”的美誉。

  2. 作品原文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
    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
    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红豆名相思子)。

  3. 作品鉴赏

  • 彭孙遹在这首《鹊桥仙·清明》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活动情景。”烟芜泻浪,晴川铺练”展现了春天水边的景色,”一阵风来吹皱”则描绘了风的力量之大。”韶光百五禁烟时”暗示了清明节特有的气氛,”又过了几番花候”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1. 作品背景
  • 彭孙遹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逝去青春的感慨。”夭桃染晕,垂杨拖线”描绘了桃花盛开、杨柳依依的景象,而”为谁把相思尝透(红豆名相思子)”则透露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深情厚意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了情感色彩的抒情之作。
  1. 作品影响
  • 彭孙遹的这首《鹊桥仙·清明》虽然篇幅不长,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宝库,也为后世的文人骚客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

《鹊桥仙·清明》不仅是彭孙遹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