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甸青旗,山县迎春时候。无端独向风尘走。去年今日,酒重沾衣袖。帘幕卷、花封如绣。
迢递家园,景色还应依旧。高楼不展横云皱。重门深掩,鹊脑喷金兽。怕春来、更添消瘦。
风中柳·立春日平原道上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中柳·立春日平原道上作》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通过对风中柳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风前柳色正依依,日暖花光烂漫时”,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风中的柳树摇曳生姿,阳光下的花朵灿烂夺目,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颔联“春来处处好风光,行到平芜自断魂”,表达了诗人看到春天的到来而心生感慨的心情。尽管身处平原道上,但眼前的景色却让人流连忘返,甚至让人感到有些伤感。这可能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让万物复苏,也让诗人感到自己与自然的连接更加紧密,但又因为春天的到来而让诗人感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美好瞬间。
颈联“一任春风拂面来,不教桃李占春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春风轻轻拂过脸颊,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然而,诗人并不希望桃花李花抢先春天的美丽,因为它们可能会破坏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尾联“谁遣游丝缠马足,不令飞絮点人衣”,则以游丝和飞絮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留恋之情。游丝和飞絮都是春天的象征之一,它们随风飘荡,给人带来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然而,诗人并不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打扰到自己,因此选择远离它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