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叨忝。佳处得居苕剡。天上仙姿人望俨。蓬莱非久贬。
待燕重扉未掩。一桁水晶帘闪。吹得桃花开复敛。东风原最险。
谒金门 · 东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东风》是曾廉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写东风带来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戌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
词作原文:《谒金门·东风恶》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春风的肆虐与梅花的凋零,表现了词人在小楼上独自漫步时的落寞心情和对春天流逝的无奈。《谒金门·愁脉脉》是宋朝陈克所作的诗词,借景传情,抒写闺愁的同时表达着深沉的家国之叹。而《谒金门·东风恶》则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通过东风的肆虐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苦和对春光易逝的无奈。《谒金门·东风》作为曾廉的作品,通过对东风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曾廉的《谒金门·东风》在艺术上继承了传统词风,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时代背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和历史的哲思。
- 语言风格:曾廉的词作语言精炼、含蓄,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词既富有画面感又不失深刻的内涵。例如,通过东风的描写来隐喻人生的多变和无常,这种写作技巧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情感表达:在《谒金门·东风》中,曾廉通过对东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生命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深刻认识。他通过对东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谒金门·东风》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词作,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曾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赋予了这首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美,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