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蝴蝶·有感

花开如锦,红压珠帘倒。深房小宴,人稀教酒饱。看他棐几明窗,满架诗笺画稿。浑疑十洲三岛。
风光好。当花叹息,莫又言归被花恼。人生胜会,钟情须及早。汉南杨柳依依,几日楼头叶扫。谁如蒋山难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扑蝴蝶·有感》(宋朝无名氏作)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江南寻找春花美景时的所见所感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烟条雨叶,绿遍江南岸。思归倦客,寻芳来较晚。岫边红日初斜,陌上飞花正满。凄凉数声羌管,怨春短。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蛮笺锦字,多时鱼雁断。恨随去水东流,事与圆蟾远。

  2. 诗歌赏析:《扑蝴蝶·有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联“烟条雨叶,绿遍江南岸”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致,烟柳如织,雨丝如缕,绿意盎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颔联“思归倦客,寻芳来较晚”则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迟来的心境,透露出一种落寞和无奈;颈联“凄凉数声羌管,怨春短”,则通过羌管之凄凉、春风之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以玉人的慵懒画眉反衬诗人自己的孤独和失落。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

  3. 诗歌背景:此诗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和意境推测,应该是在宋朝时期。当时文人墨客多关注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文化氛围。

《扑蝴蝶·有感》作为一首描绘江南春天美景及作者情感体验的诗作,不仅展示了宋词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词之美,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