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蝴蝶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扑蝴蝶 咏蝶 - 描述了诗人对蝴蝶的热爱和观察。 2. 一生踪迹,总在花深处。 - 表达了蝴蝶在花间自由穿梭的生活状态。 3. 几番消受,小院红楼午。 - 描述了诗人在午后时分欣赏蝴蝶的场景。 4. 黏来珠幌如痴,落上绣裙成雨。 - 形容蝴蝶落在花瓣或丝带上的情景,如同一场美丽的雨。 5. 有人记,曾暗结同心苣。 - 提到了曾经有人暗中约定,用同心苣作为表达情感的礼物。
【注释】 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指燕子和黄莺等鸟儿。 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在香气浓郁的国家里轻盈地飞旋着。 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指传说中汉代才子韩凭与妻子死后化作鸳鸯,栖于茂树之下的哀怨故事。 镇日桃花门巷:整天都在桃花盛开的巷子里。 轻狂尽:完全放荡尽兴。 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用罗巾扑打蝴蝶之后,奇怪地上了粉的蝴蝶的香味已经褪去。 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被拖住裙子
【注释】 扑蝴蝶:咏蝶。 庄生晓梦:庄子梦中与蝴蝶为友,醒后不知其是庄生之梦,故称。 狂奴:指狂者。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滕王,名洪,曾封南昌郡王。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一只蝴蝶的情态,通过描写蝴蝶的“学尽颠狂轻薄”和“影儿犹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写蝴蝶轻盈的舞姿,娇小玲珑;接着写蝴蝶爱在花丛中宿歇,娇憨可爱。三、四两句写蝴蝶喜欢飞向曲折的小径和低矮的小墙
诗句:花开如锦,红压珠帘倒。 译文:花朵开得犹如锦绣一般,鲜艳的花瓣压弯了精美的珠帘。深宅之中,小宴热闹非凡,虽然宾客稀少,大家却都喝得醉意盎然。欣赏着窗边棐几上明净的窗户,架上满是诗笺和画稿。仿佛置身于十洲三岛般神奇的境地。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处富贵人家的春日景象。诗中“花开如锦,红压珠帘倒”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的美丽画面,红色花瓣如同珍珠一样压在精美的珠帘上,形成一幅动人的景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清照的《扑蝴蝶·游春》。下面是诗句与译文: 1. 花台月榭,天为安琼斝。一年好景,空消争忍舍。 注释:月台、月榭,指美丽的园林。安琼斝,指美酒。一年好景,美好的时光。空消,白白地消磨。争忍舍,舍不得。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2. 鸟声日夕催春,说又清明过也。 注释:鸟叫声催促春天的到来。日夕,太阳落山的时候。说又清明过也
【注释】 “扑蝴蝶”:即《扑蝴蝶》,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有忆:有所思念的人或事。 “那回”:哪一天、哪一次,这里指过去的事情。 “霞生粉脸”:形容女子的面颊像朝霞一样红润。 “星眸刚一睨”:形容女子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匆匆”:急忙,匆忙。 “胆怯”:害羞、腼腆的样子。 “心忡”:心跳加速的样子。 “追忆”:回忆,怀念。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全词通过描写一位少妇在黄昏时分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扑蝴蝶怀远 雨丝风片,遮断朱楼路。飞来小艇,摇从空翠去。天仙姝丽如花,隔却窗帘烟雾。沈沈不闻人语。春无主。阿谁更向,黄篾篷边独延伫。天连水碧,焉知天尽处。缤纷杜若兰荪,穷望苍苍极浦。依稀九霄钟鼓。 注释: - 扑蝴蝶怀远:诗人以蝴蝶为媒介,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 雨丝风片:形容细雨飘洒,轻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 遮断朱楼路
【注释】 万花锦绣,未必都成假。 何心躲去,生憎飞絮惹。 昨寻涧外山家,又过桥头酒舍。春情问消多寡。 春归也。送春人在,宝带桥边泪如泻。年年准拟,花时邀做社。不知为甚匆匆,慌了楼头謇姐。愁僵九江司马。 【译文】 万紫千红的花朵中,也有虚假的。为什么还要躲避它们呢?讨厌那飞絮惹人讨厌!昨天我寻找涧水边的山村,又经过小桥上的酒家。春天的感情问你要有多少。 春天要回去了。送别春天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考生熟记古诗文以及重点诗句的意思、手法和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扑蝴蝶”的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可从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考虑。 扑蝴蝶:扑蝶是古代女子喜爱的活动之一,这里借指女子扑蝶嬉戏的情景。 乌巾岸:用墨色点染出水波荡漾的岸边景象。乌巾为黑色头巾。 牢愁未涤:牢愁,久积不散的忧愁。 看空庭又晚:空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时,首先要读懂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把握诗意。此诗写春日寻芳、怀人思远之情景,以拟人手法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深情。 “想见章门”,章门即章门阁,是汉代京都长安城门的名称。章门是建章宫前的门阙。汉章帝建章宫在长乐宫西侧。《史记·孝武纪》说:“建章宫……北通未央宫。”这里借指京都长安城。“嫩柳明江岸”,春天来了,江南的江岸绿柳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