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举
过易水 穿越时空的诗行,感受历史与现实交融之美 1. 诗歌原文 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 易水缓缓流淌,天青草绿,山河依旧,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士贤良! 2. 诗句赏析 - “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描绘了深夜里,一把锋利的宝刀静静地躺在匣子里,发出幽幽的鸣响,象征着英雄的孤独和寂寥。 - “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及效果。 首句“围红蘸绿”写芍药花的颜色鲜艳,色彩斑斓,用“蘸”字形容红色与绿色的混合,既形象又生动。“一抹明霞娇似束”,这一句描写芍药花瓣儿像一束束的明霞一样娇美。“等闲莫遣眉妩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芍药的美丽而皱眉蹙额
诗句释义与赏析:一片淮清波底月,迢递钟山何处。 在这句诗中,“一片淮清波底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月光如水般倾泻于淮水之上,波光粼粼之中映出一轮皎洁的月亮,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而“迢递钟山何处”则通过表达对远方钟山山脉的遥望,传达了一种淡淡的迷茫和寻觅之情。两句诗合在一起,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追寻。 译文:
注释: 一向:始终、一直。 怕:担忧。 愁问落红消息:询问飘落的花瓣的消息。 欲留春无力:想要留住春天却无能力挽留。 风风雨雨: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望江乡:眺望江边。 伤心碧:指碧波荡漾的水,象征春天逝去。 庭前双燕来栖,倘有谁相识:院子里两只燕子飞来栖息,如果有谁能认识我,就请告诉他。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叹春天的佳作,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和自己的孤独之情。 “一向怕春归
江楼曲 楼外飞花迷古道,匣中秋水催愁老。 蒲帆无力趁南风,酹酒酬神神罔功。 纱窗黯澹销惊雨,向晚殷勤加白苎。 明朝傥有上濑船,为写音书寄夫主。 注释: 1. 楼外飞花迷古道:楼外飞舞的花瓣遮住了古老的道路。 2. 匣中秋水催愁老:如同在秋天里流淌的水声催促着我的忧愁。 3. 蒲帆无力趁南风:我乘坐的蒲草制成的船只没有力气趁着南风前进。 4. 酹酒酬神神罔功
诗句释义 1 海棠花已经开遍, - "海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花卉之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已开遍"表明时间已经进入了春季。 2. 闲步在石阶上,苔藓自然, - 这里的"石阶"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台阶,"苔藓"是指覆盖在台阶上的绿植或植物的根部。"潇洒"形容这种环境自然而轻松。 3. 春来带来忧愁,石黛未用,金罍未提 - "石黛"是一种用于画眉的颜料。"金罍"是一种古代的酒器,这里可能是指酒壶
临江仙·和晁无咎作 却忆章门三月暮,湘帘宿雨初收。 落霞低处棹归舟。 江波风卷立,吹动古今愁。 往事不堪频矫首,画眉斜月微钩。 可能闲上小红楼。 花光迷晚霁,草色媚芳洲。 注释: 1. 章门:指杭州的城门名。 2. 湘帘:湘妃的帷帐,这里指代江南的景色。 3. 落霞:夕阳西下的晚霞。 4. 宿雨:夜晚的雨水。 5. 湘帘宿雨初收: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湘帘收起,夕阳下的美丽景象。 6.
【诗句释义】 海棠花下窗纱碧,伤心一带轻波溢,指春天的美景令人伤感,春水波光粼粼。 无计可留春,殷勤劝玉人,无法留住春天,只好殷勤地劝慰美丽的女子。 苔青红雨嫩,缓蹴凌波衬。指小草青苔和细雨润湿了花瓣,衬托出荷花的娇艳。 扶醉晚香归,双双蝴蝶飞。指在花香中醉酒归来,一对对蝴蝶在花间飞舞。 【译文】 海棠花下窗纱绿如碧,春水荡漾着悲伤的涟漪。我无法留住这春天,只能殷勤地劝慰你的美丽女子。小草、细雨
【注释】京口:指今江苏镇江。得从京口泛扁舟,一叶粘天汗漫游:意思是说诗人乘船在江上游览,像天上的神仙一样自由自在。 乾坤有位同浮梗:意思是说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浮萍之梗,没有固定的地位。 钟鼓何方报上头:意思是说钟鼓的声音是什么地方发出的?它又是为了报达谁的头上? 山门终为玉围留:意思是说这座古山门终于被玉砌所环绕而保留下来。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自己乘船游览的情景,颔联两句写江山景色之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时,首先要读懂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把握诗意。此诗写春日寻芳、怀人思远之情景,以拟人手法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深情。 “想见章门”,章门即章门阁,是汉代京都长安城门的名称。章门是建章宫前的门阙。汉章帝建章宫在长乐宫西侧。《史记·孝武纪》说:“建章宫……北通未央宫。”这里借指京都长安城。“嫩柳明江岸”,春天来了,江南的江岸绿柳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