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红蘸绿。
一抹明霞娇似束。
等闲莫遣眉妩蹙。
爱惜金铃,怎禁风霾毒。
相思银烛高烧独。
阑珊舞破山香曲。
重来暗记题门熟。
点碎苍苔,尚有凌波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及效果。
首句“围红蘸绿”写芍药花的颜色鲜艳,色彩斑斓,用“蘸”字形容红色与绿色的混合,既形象又生动。“一抹明霞娇似束”,这一句描写芍药花瓣儿像一束束的明霞一样娇美。“等闲莫遣眉妩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芍药的美丽而皱眉蹙额,要珍惜它的美丽。这一句是说芍药虽然美丽,但是不能随意伤害它,要爱惜它。
颔联两句是说芍药虽好,但是不能随便让人摘取,不然就会让风沙侵袭到它身上。这是对芍药的爱护。“相思银烛高烧独”意思是说相思之人独自对着燃烧的银色蜡烛发呆,思念着心爱的人。“阑珊舞破山香曲”,意思是说芍药花凋谢了,山中的香草也凋谢了,只剩下寂寞的舞影在阑珊中徘徊。
尾联两句意思是说:我再次来到芍药园,发现门上已经熟悉了,点碎的苍苔,仍然有踏过的足印。
【答案】
示例一
(1)“围红蘸绿”写出了芍药花的色彩鲜艳,色彩斑斓。(2)“一抹明霞娇似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芍药花瓣儿比作一束束的明霞,形象地写出了芍药花瓣儿娇美的外形。(3)“等闲莫遣眉妩蹙”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要珍惜芍药的美丽。(4)“怎禁风霾毒”写出了风雨无情,摧残着芍药花。(5)“相思银烛高烧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想象相思的人独自对着燃烧的银色蜡烛发呆的情景,表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6)“阑珊舞破山香曲”描绘了芍药花凋谢后的情景,山中的香草也凋谢了,只剩下寂寞的舞影在阑珊中徘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7)“重来暗记题门熟”写出了诗人对芍药园的熟悉程度;再次来到芍药园,发现门上已经熟悉了,点碎的苍苔,仍然有踏过的足印。
示例二
(1)“围红蘸绿”写出了芍药花的色彩鲜艳,色彩斑斓。(2)“一抹明霞娇似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芍药花瓣儿比作一束束的明霞,形象地写出了芍药花瓣儿娇美的外形。(3)“等闲莫遣眉妩蹙”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要珍惜芍药的美丽。(4)“怎禁风霾毒”写出了风雨无情,摧残着芍药花。(5)“相思银烛高烧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想象相思的人独自对着燃烧的银色蜡烛发呆的情景,表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6)“阑珊舞破山香曲”描绘了芍药花凋谢后的情景,山中的香草也凋谢了,只剩下寂寞的舞影在阑珊中徘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7)“重来暗记题门熟”写出了诗人对芍药园的熟悉程度;再次来到芍药园,发现门上已经熟悉了,点碎的苍苔,仍然有踏过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