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 戏题

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便将菱角作鸡头。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
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短衣匹马不公侯。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柯子·戏题》是曾廉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曾廉在清朝末年,面临国家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戊戌维新运动中,他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同时,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导新学,与曾廉的观点相冲突,最终被驱逐出邵阳。这些经历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词作。
  2. 词作原文:《南柯子·戏题》全诗如下:
    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
    便将菱角作鸡头。
    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
    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
    短衣匹马不公侯。
    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
  • 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这两句描绘了江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越女”指江南地区的女子,”吴娘”则是指苏州一带的女性。”凉风喜”和”暮雨愁”分别传达了一种凉爽宜人和忧愁沉重的情绪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地域特色,也反映了不同人群的情感状态。
  • 便将菱角作鸡头:这里运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将菱角(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比作鸡头。这样的描述不仅形象生动,还巧妙地传达了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 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这句诗表明作者认为江南地区与其他地方一样,都是江湖的一部分,都需要相互协调和合作。这里的”江湖”指的是广阔的水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这里的”黑毡”可能是指地位显赫或身份尊贵的人,而”贵少”则意味着他们享有一定的权力或地位。而”缟袂备歌喉”则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人们穿着白色的长袍,手持歌舞的工具,准备进行表演。这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 短衣匹马不公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社会地位的不屑一顾。他认为,无论是地位高还是低,都不应该成为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独立的追求。
  • 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这句诗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和回应。作者在这里强调,不要因为某些历史或传统的原因而贬低或嘲笑自己的家乡人民。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对家乡人民的尊重和认同。

《南柯子·戏题》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的作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