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郎君

狂奴四五夸轻狡。只道郎君小。却将城市作藩篱。终日循循矩矱不须疑。
佳人白发情还在。生恐朱颜改。谁还煮酒论英雄。且喜郎君振起有家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郎君》是一首描绘古代士人情感与生活状态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介绍: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

  2. 诗词原文:狂奴四五夸轻狡。只道郎君小。却将城市作藩篱。终日循循矩矱不须疑。佳人白发情还在。生恐朱颜改。谁还煮酒论英雄。且喜郎君振起有家风。

  3. 词义解析: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以及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通过“狂奴”与“郎君”的形象对比,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及其对未来的期待。

  4. 历史背景:在清末维新运动时期,曾廉因上书抨击康有为等“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而受到朝廷的注意。这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5. 文学价值:《虞美人·郎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

  6. 文化影响:该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首词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虞美人·郎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面反映清代社会风貌的镜子。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家庭、爱情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