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三尺,那能消、一夜疏星明月。为待可人新洗盏,呼取脍鱼炰鳖。何处箫声,抑扬高下,浏亮中还咽。幽情无限,何人对与闲说。
不信万里长江,周郎过后,寂寂无人杰。赤壁山前孤棹去,千载波摧苔啮。凭吊秋风,石矶寒木,无任肝肠热。除非仙子,忘情人世生灭。
念奴娇 · 圩上小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宋代文学的魅力
《念奴娇·圩上小楼》是南宋词人曾廉所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到理解和对人生哲思的深刻反思。通过阅读这首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与文学的精髓。
词的开篇“小楼三尺,那能消、一夜疏星明月”便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夜景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观察力,还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接着,词中“为待可人新洗盏,呼取脍鱼炰鳖”,则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在夜深人静时的独特生活情趣。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独立的生活理念。
词的后半部分,“何处箫声,抑扬高下,浏亮中还咽”,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美感的世界。这不仅是听觉的享受,也是心灵的触动。在这里,词人不仅描绘了自己的感官体验,更是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刻感悟。
词中多次出现的“信”字,如“不信万里长江,周郎过后,寂寂无人杰”,都反映了词人对于历史与现实、英雄与寂寞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现实的省思。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通过对《念奴娇·圩上小楼》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文学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这种文学形式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文学技巧还是从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