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凉爽似秋天。走银笺。召令前。高兴东池,欲访浣纱仙。南北峰前孤鹤起,翻皓月,下寒烟。
姑苏公子昔翩翩。泊湖边。使君船。犹忆平山,堂上见诗篇。今日头颅应雪白,知一见,两相怜。
江城子 · 东池约游西湖,兼怀浙中副使欧阳子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东池约游西湖,兼怀浙中副使欧阳子衡》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古诗词。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简介: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
原文节选:西湖凉爽似秋天。走银笺。召令前。高兴东池,欲访浣纱仙。南北峰前孤鹤起,翻皓月,下寒烟。姑苏公子昔翩翩。泊湖边。使君船。犹忆平山,堂上见诗篇。今日头颅应雪白,知一见,两相怜。
诗词鉴赏:曾廉的这首作品充满了对杭州西湖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西湖凉爽似秋天”形容了西湖的景色如秋天般宜人,而“走银笺”则暗示着诗人在书写时的细腻与雅致。接下来的“召令前”、“欲访浣纱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故事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文化背景: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南宋时期的“苏堤春晓”、北宋时期的“苏公堤”,都使得西湖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而“浣纱女”则是一个美丽且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人物,她与传说中的“越王勾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西湖文化的一部分。
《江城子·东池约游西湖,兼怀浙中副使欧阳子衡》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曲,也是一座文化宝库,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历史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