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人稀,荡舟兀自寻红杏。顾衣弄影。怕被闲人省。
雏发小怜,报道春潮猛。留孤艇。分明已肯。犹说姑徐等。
点绛唇 · 红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红杏飘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东坡词拾遗》中。
这首词的主旨在伤春和念远。上片以红杏翠柳为眼前之景,回忆当日情事;下片则通过卧对残烛来表达伤春伤别的情怀,并透露出无法归去的迷离之情。整首词既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态度。
词的开头部分即以“红杏飘香”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隐含着词人内心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同时,“翠柳丝丝”和“烟翠缕”等词语的使用,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轻柔的感觉,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诗意盎然。
在词的下片中,“卧对残烛”的场景更是将词人的情绪推向高潮。这里的“残烛”象征着即将熄灭的希望或爱情,而“伤春伤别”则是对春天即将离去和人生离愁的深刻表达。尽管知道“归不去”,却仍然“迷归路”,这种矛盾的心理进一步揭示了词人的迷茫和无助。
“朱户”一词不仅指代女子居住的地方,还暗示了伊人的温暖和亲切。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场景,也增强了词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联系。
《点绛唇·红杏飘香》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