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归舟

江上望渔阳,渺渺知何处。昨日有人来,说是临邛去。
桃李才成阴,又见飞芦絮。天际是归舟,系在江边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归舟》是一首由曾廉创作的词。该诗以淡远、空灵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江上日暮,渔阳远帆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其后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在20世纪初期逝世。其生活与创作背景体现了晚清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时代特征。

  2. 诗歌原文
    江上望渔阳,渺渺知何处。
    昨日有人来,说是临邛去。
    桃李才成阴,又见飞芦絮。
    天际是归舟,系在江边树。

  3. 诗歌注释:这首诗共有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如“江上望渔阳”展现了诗人在江上遥望渔阳的情景;“桃李才成阴”则描述了春天来临,桃花李花盛开的景象。

  4.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诗中的“天际是归舟,系在江边树”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生查子·归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也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和欣赏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