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子贤休宁

桑田沧海人间世,白岳黄山归去来。
谡谡涧松原绝垢,青青陵麦故含哀。
久经丧乱添霜鬓,暂卷苍茫入酒杯。
离别寻常无可说,但勤书札得亲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汪子贤休宁》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著名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与不舍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送汪子贤休宁》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曾习经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一位诗人,其创作风格独特,擅长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感慨。
  • 创作时间:据记载,此诗作于清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政治局势多变,文人墨客普遍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忧虑。
  1. 诗歌原文及其解释
  • 诗句解析:首句“桑田沧海人间世”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巨大变迁来象征社会的大起大落。第二句“白岳黄山归去来”则以泰山和黄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与期盼。第三句“谡谡涧松原绝垢”描绘了山涧松树的清高与纯洁,象征着友人的品质。第四句“青青陵麦故含哀”则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最后两句“久经丧乱添霜鬓,暂卷苍茫入酒杯”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的无奈。
  • 整体意境:《送汪子贤休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情感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孤独与坚强。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使用:在这首诗中,意象的使用极为丰富,如“桑田沧海”、“白岳黄山”、“涧松”、“陵麦”等,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的精炼:虽然诗歌简短,但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达到了高度的语言凝练和艺术概括,充分展示了曾习经的高超技巧。
  1. 主题与思想价值
  • 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诗歌真实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 时代背景的反映:作为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那个时代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

《送汪子贤休宁》不仅是曾习经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传达了深深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对于爱好文学、研究古代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