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复流浪,城晓一门开。问君今日携盏,甚处陟崔巍。毁欲乾坤我在,剩有中流诗艇,招汝定能来。风雨失盲怪,楼阁影纤埃。
惊落帽,添野水,向金杯。阑干迷望平楚,战骨满蒿莱。白发新芟更短,今岁簪萸非昔,不敢径登台。拼照江苍莽,且共月徘徊。
水调歌头 · 九日,与顾印伯携榼渡江,饮王病山斋中。和稼轩九日韵,赠印伯
介绍
《水调歌头·九日与顾印伯携榼渡江,饮王病山斋中和稼轩韵》是一首描写重阳节饮酒赏菊的词作。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重阳佳节的愉悦之情。下面将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词作背景:《水调歌头·九日与顾印伯携榼渡江,饮王病山斋中和稼轩韵》是南宋诗人程颂万所作,写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九日。该词描绘了作者与好友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一起渡过长江,登高望远的情境,并以酒会友,共度良辰。通过与稼轩词人同韵相和的创作形式,展现了文人间的友谊以及他们欣赏自然、享受生活的闲适心情。
主题思想: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豁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珍惜,以及与友人一同度过佳节的快乐时光。这种快乐不仅仅来源于节日的氛围,更来自于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契合。
艺术特色:该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此外,词中的意象选取也非常巧妙,如“城晓一门开”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清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静好。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是庆祝丰收的日子,也是尊老爱幼、家庭团聚的时刻。通过这首词,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个传统节日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历史地位:在词史上,《水调歌头·九日与顾印伯携榼渡江,饮王病山斋中和稼轩韵》被公认为南宋词坛上的杰出之作。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都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此外,这首词在历史上还多次被选入各类教材和文献资料中,成为学习宋词的重要参考。
现代影响:在当代,这首词的影响依然广泛而深远。无论是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它都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许多学者和研究者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用于指导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
《水调歌头·九日与顾印伯携榼渡江,饮王病山斋中和稼轩韵》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人对于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