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信江介,诗境险还开。斩齐江树如沐,铁槛琐葳嵬。绮毂香尘平砥,洞户晶球连昼,歌吹似人来。坡老饮既竭,东海涨黄埃。
宿罗胸,山起面,暂停杯。分携一舸天远,争道故园莱。电掣驷蹄茸罽,风眯层窗花眼,归去认楼台。良会耿如昨,今别夐徘徊。

水调歌头·九日,与顾印伯携榼渡江,饮王病山斋中。和稼轩九日韵,赠印伯

【注释】:

  1. 叉手信江介:双手张开在江面上。
  2. 诗境险还开:诗歌的境界仍然开放。
  3. 斩齐江树如沐:砍掉齐齐整整的江边树木就像沐浴一样。
  4. 铁槛琐葳嵬:铁制的栏杆上装饰有繁复的花纹。
  5. 绮毂香尘平砥:华丽的车轮扬起了飘散的尘土,像是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
  6. 洞户晶球连昼:如同洞开的窗户和晶莹剔透的球体一样。
  7. 歌吹似人来:仿佛歌声响彻而来,人声也来了。
  8. 坡老饮既竭,东海涨黄埃:苏轼已饮尽杯中酒,东海涨满了黄沙。
  9. 宿罗胸,山起面:像罗胸那样起伏着山峰,像山面那样高耸着山岭。
  10. 分携一舸天远,争道故园莱:我们各自驾着小船远离,争着走回故乡的道路。
  11. 电掣驷蹄茸罽:像电光一闪而过,骏马踏着华美的毛毯。
  12. 风眯层窗花眼:被风吹动的窗帘,好像迷蒙的花朵一样。
  13. 归去认楼台:回到家乡后,辨认着那高楼上的灯火。
    【译文】:
    我叉开双手站在江面上,诗情画意依然开阔。砍伐整齐的江岸树木就像沐浴一般,铁栅栏上有繁复的花纹。华丽的车轮扬起了飘散的尘土,如同在平坦的地面行走。明亮的窗户如同水晶球般明亮,夜晚的歌声仿佛来自远方。苏轼已经饮酒尽兴,东海之滨涨满了黄色的尘土。
    我们各自驾着小船远离,争着走回故乡的道路。像闪电一般瞬间闪过,骏马踏着华美的毛毯飞驰。被风吹动的窗帘好像迷蒙的花朵一样。回到家中辨认那高楼上的灯火。美好的聚会依旧存在,今天的分别让人感到惆怅徘徊。
    赏析:
    《水调歌头·重阳》:是宋代著名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作。该词以登高怀古、咏史抒怀为内容,通过写“重阳”时节登高饮酒、放歌畅怀的壮阔场景,抒发作者慷慨悲凉的情怀。全词语言流畅,意境宏阔;笔法豪迈,风格雄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音律和谐,韵味十足。
    此词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勾勒出一幅江上秋色图:“叉手信江介,诗境险还开。”这两句写景,先写江上秋色之美,再写登高处所见之景之美,景色由近及远,层层展开。《文镜秘府论》引刘勰说:“夫景附物而成,情附景而发。”“叉手”一词本指拱手,这里指诗人站在江边,手向江心叉开,表示自己置身在广阔的自然之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觉得眼前景色十分美丽。“斩齐”,即整齐地砍去齐齐整整的岸边树木,形象写出江边的景色。“如沐”,用“沐”字形容江水清澈见底、清凉宜人的意境。一个“斩”字和一个“如”字,把江水的清澈、江岸的美丽以及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写得惟妙惟肖。
    接下来三句写江岸美景。“绮毂香尘平砥”,“绮毂”是指华丽的车轮,“香尘”指车马走过扬起的尘埃,“砥”是石墩子,用以磨刀石。这里指江岸之上。“平砥”指平整的石阶,“香尘”指车轮扬起的尘埃,“砥”是石墩子,用以磨刀石。这是从侧面来写江岸景色之美丽。“洞户晶球连昼”,“洞户”即洞开的窗户,“晶球”指晶莹剔透的球体,“连昼”指连接白天,“晶球”指晶莹剔透的球体。这是从正面来写江岸景色之美丽。“歌吹似人来”,“歌吹”指歌声乐声,“似人”指好像有人,“来”是来到的意思,“歌吹”指歌声乐声,“似人”指好像有人。这是从侧面来写江岸景色之美丽。
    以上几句写景,都是用名词来描写景物的,名词多,形容词少。但这样写景,使读者对景物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下面三句是写诗人在江边饮酒。“坡老饮既竭,东海涨黄埃”,“坡老”指苏轼,“饮既竭”指饮酒喝干了,“东海涨黄埃”指黄尘滚滚漫过东海。“坡老”指苏轼,“饮既竭”指饮酒喝干了,“东海涨黄埃”指黄尘滚滚漫过东海。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用典杜甫《九日魏公园亭》中的名句“落帽醉山月”,“落帽”指喝酒后帽子落地,“落帽醉山月”指喝醉酒后的月亮映照在头上的样子。二是用典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用的是苏东坡和曹操两人喝酒的故事。
    最后五句是写宴席上的情景。“宿罗胸,山起面”,“罗胸”是上衣的前胸部分,也就是胸膛,“山起面”指山峰耸立在面前。“宿罗胸”是说诗人在宴会上饮酒至深夜仍不愿离去。“山起面”,“宿罗胸”意思是说山峰耸立在前额,诗人在宴会上饮酒至深夜仍不愿离去。“分携一舸天远”,“分携”是分别,“一舸”即一艘船,“天远”指天边的云彩遥远。“争道故园莱”,“争道”指争着走在路上,“故园”指故乡,“莱”同菜。这里用典李白《送友人》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的“孤蓬”就是孤零零的一根大芦草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离开故乡到他乡漂泊在外的人。
    下片开头三句是写诗人饮酒归来的情景。“分携一舸天远”,“分携”是分别,“一舸”即一艘船,“天远”指天边的云彩遥远。“争道故园莱”,“争道”指争着走在路上,“故园”指故乡,“莱”同菜。这里用典李白《送友人》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的“孤蓬”就是孤零零的一根大芦草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离开故乡到他乡漂泊在外的人。
    结尾二句是说诗人饮酒过后回到家乡,辨认出那高楼上的灯火。“今别夐徘徊”,意思是说今天分别后久久不能回去。这里的“今别”指今日分别,“迥徘徊”指久久不能回去。意思是说今天分别后久久不能回去。
    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写景,先写登高处所见之景之美,再写酒席上的情景,最后写宴席结束后独自返回的情景。第二段抒情,先写自己饮酒至深夜不欲离席之情,再写分别后久久不能回去的心情。全词语言流畅,意境宏阔;笔法豪迈,风格雄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音律和谐,韵味十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