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日观留蜀

北风吹万里,岁晚客衣单。
可惜吴云隔,长歌蜀道难。
鸟啼知阁近,雁影寄书寒。
只有天边月,清光两地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日观留蜀》是清代诗人葛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葛宜,字南有,浙江海盐人,是朱尔迈的妻子,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了诗词创作,她还擅长书、画、算、弈等技艺。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1. 诗句原文
    北风吹万里,岁晚客衣单。
    可惜吴云隔,长歌蜀道难。
    鸟啼知阁近,雁影寄书寒。
    只有天边月,清光两地看。

  2. 诗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葛宜生活在清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呈现出一种繁荣而复杂的状态。同时,由于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游子往往会产生深刻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怀日观留蜀》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深具哲理的意境。“北风吹万里”与“岁晚客衣单”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孤寂与凄凉之感。而“天边月”则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期盼。
  • 意象生动:诗中的自然景物如“北风”、“万里”、“蜀道”、“鸟啼”、“雁影”,以及“天边月”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1. 文化价值
  • 思想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孤独与坚韧的认识。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家乡的思念,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亲情和乡愁情结。
  • 审美价值:从艺术角度来看,《怀日观留蜀》的韵律和谐,语言简练,既体现了古诗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诗歌的流畅性。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如用典、象征等,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怀日观留蜀》不仅作为一首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当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了解古代文学的窗口,更是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生命意义以及人文情感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