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 重过燕山

燕市客,怅重游。又深秋。凉月小,暮山愁。玉蟾蜍,金腰袅,醉红楼。
人如玉,倚香篝。拨箜篌。红蜡下,锦缠头。眼波横,眉黛浅,最风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字令·重过燕山》是清代董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董俞,字苍水,号樗亭,是清朝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诗词见长,与董含齐名,时称“二董”。此外,董俞还有《樗亭集》、《浮湘集》和《度岭集》等多部著作。
  1. 作品原文
    燕市客,怅重游。又深秋。凉月小,暮山愁。玉蟾蜍,金腰袅,醉红楼。人如玉,倚香篝。拨箜篌。红蜡下,锦缠头。眼波横,眉黛浅,最风流。

  2. 诗歌鉴赏

  • 《三字令·重过燕山》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重游燕山的画面。诗中的“燕市客”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怀。
  • “又深秋”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更暗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凉月小,暮山愁”,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寂和忧愁的氛围。
  • 末尾的“眼波横,眉黛浅,最风流”则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在重游旧地时的感慨与怀旧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语言简练,而且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董俞作为文人的才情与情怀。
  • 这首诗通过对燕山美景的描写以及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作品,可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

《三字令·重过燕山》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于美的追求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