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咏蟋蟀

切切凄凄,叨叨絮絮。西风驿路伤心处。明知枕畔不堪听,何劳故傍疏灯语。
古迹丹枫,寒城白苎。便须谱入悲秋句。玉人起坐泪阑干,声声断续纱窗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咏蟋蟀》是清代江苏华亭的董俞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董俞,字苍水,号樗亭,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是董含的弟弟,在顺治十七年中举人,并在康熙十八年考中博学鸿词科未获成功。
  2. 诗歌原文
    > 青苔碧砌上,
    > 黄叶红英旁。
    > 鸣蛩久不闻,
    > 坐听寒砧响。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蟋蟀为吟咏对象,通过对蟋蟀生活习性和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诗中的蟋蟀形象生动,仿佛跃然纸上,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蟋蟀的生命力与环境的和谐。

《踏莎行·咏蟋蟀》不仅是董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命细节的尊重。通过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