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切凄凄,叨叨絮絮。西风驿路伤心处。明知枕畔不堪听,何劳故傍疏灯语。
古迹丹枫,寒城白苎。便须谱入悲秋句。玉人起坐泪阑干,声声断续纱窗曙。
踏莎行·咏蟋蟀
《踏莎行》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详,但作品内容表现的是作者羁旅行役时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采用“赋”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景物抒发羁旅之思和乡愁。
译文:
蟋蟀声声,凄凉哀婉。驿道西风,令人心伤悲凄。明知枕畔听不得,却为何还要在微弱的灯光下与蟋蟀私语呢?
古迹荒废的枫树,寒城白苎般的秋草,便须将它们谱入悲秋之词。玉人起坐泪阑干,声声断续纱窗曙色。
注释:
- 切切:形容蟋蟀声音细小、连续不断。
- 叨叨:形容蟋蟀声音细碎、连绵不绝。
- 西风驿路:指旅途中的秋天景象。
- 不堪:不能承受或忍受。
- 疏灯:稀疏的灯火。
- 古迹:古代遗迹。这里指荒凉的古战场或古迹。
- 丹枫:红色的枫叶。
- 寒城:冷清的城池。
- 白苎:白色的麻布。
- 玉人:指美女或者佳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典型的“以乐景写哀”,通过描写景物抒发羁旅之思和乡愁。
上片开头两句写蟋蟀声声,凄凉哀婉,这是旅途中秋天景象的写照,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作者知道枕畔听不得,却还是要在微弱的灯光下与蟋蟀私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下片主要描绘了荒凉古遗迹的景象。这里的“古迹丹枫,寒城白苎”是作者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他身处荒废的古战场或古迹之中,心情十分沉重,仿佛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一般。而接下来的句子则是通过描写美景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玉人起坐泪阑干,声声断续纱窗曙”是作者想象中的美景,但这种美景却无法让他感到愉悦和快乐。反而让他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一句则是作者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期盼之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