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残梦、东风吹醒。蓦上离亭,断肠谁省。疏柳微黄,数声寒笛乱雅暝。碧云何处,浑堕入、斜阳影。回首望平芜,只一角、城阴愁凭。
销凝。怕苔边屐悄,忘却旧游门径。西窗暗雨,忍犹忆、剪镫同听。算我亦、客思如潮,待重载、空江烟艇。且缓缓催归,说与子规应肯。
长亭怨慢漱泉有淮南之游,甚难为别,因倚此解送之。春水方生,予亦将归江上,不自知其繁弦促柱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亭怨慢》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自度曲,属于《白石道人歌曲》中的一卷。这首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春天水波荡漾、江上归舟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对友人深厚的感情。
从历史背景来看,姜夔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初年的政治斗争以及个人的生活变迁,这些经历在他的词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姜夔的词风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通过精致的词句来表达深邃的情感和哲理。在《长亭怨慢》中,“春水方生,予亦将归江上”一句,既展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生机勃勃,又隐喻着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奈。
姜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这首词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姜夔在词中多次提及“淮南之游”,这很可能指的是他在南宋时期曾经生活和创作的淮南地区。这一地域的历史变迁和个人的经历,使得他的词作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例如,“甚难为别,因倚此解送之”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长亭怨慢》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绘,姜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展现了对自然界美的感悟和追求。这首词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其精妙的用词、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情感上,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