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是清朝著名文学家黄宗羲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他是一位学者兼思想家,以其博学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于世。黄宗羲不仅在哲学、历史、地理、天文历算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教育上也有所建树,被尊称为“梨洲先生”。

  2. 作品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山村间行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春天的气息。

  3. 创作背景: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年代。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他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黄宗羲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批判精神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描绘上。诗人通过对山村道路、流水、小桥以及春天声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中的“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更是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怀念。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不仅是黄宗羲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值得每一位读者深入品读和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