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钩帘幕昼沉沉,难向庸医话病深。
不识诗人容易病,一春花鸟总关心。
不钩窗帘,阳光洒满了屋子。
难以和庸医谈论病情,因为我对诗歌的热爱。
我不认识诗人容易生病,春天里花鸟都牵动着我的心。
不钩帘幕昼沉沉,难向庸医话病深。
不识诗人容易病,一春花鸟总关心。
不钩窗帘,阳光洒满了屋子。
难以和庸医谈论病情,因为我对诗歌的热爱。
我不认识诗人容易生病,春天里花鸟都牵动着我的心。
过云木冰记 【译文】:在壬午年,我和晦木、泽望一起进入四明山,从雪窦山返回过云山。云雾弥漫,蒸气满山,云雾乱飞,瀑布高悬而不落下。山路遥远幽暗,晚上行走时撤去蜡烛,雾气和露水沾湿了衣服。岚气寒入骨髓,我们相视而感到寒冷,呼嗟咽续。忽然间天黑后地表出现大晴天,乌云散开,天色晴朗,万物焕然一新,我被眼前美景震撼。细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琤琼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
【注释】 过云木冰:经过云端的树木,在冰天雪地中。 喟然:叹息的样子。 嗟乎:感叹词。 造化:指天地自然。 凌峰掘药:指隐居山林,采药炼丹。 畸行:不合常理的行为。 龃龉世度:指和世俗格格不入。 诘问:责问,质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自己的隐居生活的一首诗。首句点明自己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二句写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三至五句抒发自己的感慨;六句表明自己与世人的不同之处。全诗语言简练
柳敬亭: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在《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的记载中,我了解到当时有数十位演史小说者,他们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他们的名字已不再被人所记,直至近年,才共同称誉起一位名叫柳敬亭的说书艺人。他的故事,如同那棵大柳树一般,根植于我的心中。 柳敬亭,原名曹永昌,后易名为敬亭,字逢春,因“面多麻”,外号“柳麻子”。他的故乡在南直隶扬州府通州余西场,是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原君》是一篇古文,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文章讨论了古代君主与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现代政治中君主角色的变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有生之初 - 人各自私:在有生命之初,人们自然会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满足,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 利己之心:这种自私的行为体现了人类天性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2. 人各自利也 - 利己行为:人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或后果。
原君 古时候天下人尊敬爱戴自己的君王,比作父亲,比喻为天,这并不过分。但是现在的天下人却厌恶憎恨自己的君王,看待他如同仇敌,称之为独夫,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小儒们却拘泥于君臣之道,说什么天地之间不能逃避于君臣之义,即便到了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君主,还认为商汤、周武王不应该诛杀他们,并且胡乱地传说伯夷、叔齐没有根据的事情,就好像是兆万民众崩溃的血肉之躯,竟然和腐鼠没有两样。难道天地之大
【诗句解读】 原君:本诗的标题,意指“探究君主的职责与责任”。 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因此,我们要明白君王的职责所在。 则唐、虞之世:那么,在唐尧、虞舜时代。 人人能让:每个人都能谦让不争。 许由、务光非绝尘也:许由和务光并非超然物外的人。 明乎为君之职分:明确了解君王的职责。 不明乎为君之职分:不理解君王的职责。 则市井之间:那么,在市井小民中。 人人可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 许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诗歌,理解内容,分析情感,体会技巧。 “七夕梦梅花”,起句点明题目,写梦中所见的景象。“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梦”字表明了梦境的特点。诗人以梦境为引子,描写了一幅冰封雾重的寒天景象。“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诗人描绘出一幅冰封的梅花图:在天帝的宫殿前,梅花傲然独立,被寒气包围
【注释】 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 我今日灵岩,钟鼓集法眷。——传:传播;法:佛教中的教义;眷:眷属、眷属者,指和尚。这里指和尚。 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陈人:旧时指老一代的人。时彦:指当代的有才能的人。这里指年轻的僧人。 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徐子:指徐昭法。 储公(名不详)览拙文,珍重压端砚。——储公:即储光羲(709—760),字号不详,唐代诗人,与王之涣并称“王、储”。
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 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注释】: ①壬寅: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壬”是天干中的第七位
【注释】 青藤:即藤萝,一种蔓生植物。元美:《唐宋八大家文集》中收有王世贞、杨慎、邹元标、赵时春等人的作品,合称“明文”。主文盟:主持文坛盟主,指主持文学活动的人。珠盘:珍珠制成的盘子,这里比喻状元及第的桂冠或荣誉。七子五子:指明代著名文人唐顺之、王慎中、茅坤、李攀龙、谢榛等。广且续:广泛地继承和发展。不放他人一头地:不让他人占先一步。踽踽(jǔjǔ)穷巷一老生:形容自己孤独寂寞的样子
【注释】 五月二十八日:即端午节。 书诗人壁:在墙壁上题诗留念,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 水晶宫殿:指皇宫。 玉雕阑:用玉石雕成栏杆,形容富丽堂皇。 丝竹丛中:指音乐、歌舞等。 墨未干:指诗作尚未写完。 却道诗情多富贵:却说诗歌的情感富有富贵气。 故教村落写荒寒:因此要教乡村百姓写出荒寒景象。 【赏析】 此为端午节时所写,当时正值盛夏,作者在皇宫中题诗于壁上,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的开头两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诗歌内容逐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其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 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这首诗共四联,每联都是五言,且押韵
诗句释义 1. 擎拳竖脚此苍天:“擎”字在这里意味着“举起”,而“拳”和“竖”则分别代表双手的抬起和腿部的直立,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面对天空时的姿态。 2. 惭愧何曾让昔贤:表达了一种自谦的情感,意思是说自己没有在任何事情上比古人更胜一筹,感到惭愧。 3. 一击便当千里近:这里的“击”可能指的是某种打击或挑战,使得远方的距离变得接近,意味着一旦有所行动,便能迅速达到目的。 4. 孤身只合万山巅
注释: 五月二十八日,我写下这首诗送给诗人。 不认识山村的小路纵横交错,就跟随流水和一座小桥前行。 一整个春天还没有听到黄鹂鸟叫,就在玉女峰前听到了第一声鸣叫。 译文: 五月二十八日,我写下这首诗送给诗人。 我不知道山村里的路纵横交错,就跟着溪水和一座小桥前行。 一整年都没有听到黄鹂的歌声,就在玉女峰前听到了第一声鸣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赋分。此诗首句中的“弁阳”应是“片石”。颔联中“塘栖”指浙江桐乡县的塘栖镇。颈联中“亡宋事”指南宋灭亡的历史,“今时”指当今社会。尾联中“写”指书写或记录。 【答案】 译文: 一片弁阳片石出自塘栖,砚台上余墨还像积水湄。 一半已经写下了南宋灭亡的事情,还有一半用来记录当今社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下面是对每句的详细解读: 1. “周公谨砚”:这里的“周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而“砚”是一种文房四宝之一,用于研磨墨汁。这句诗意味着周公旦(或其精神)被比喻为一块砚台,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积累。 2. “剩水残山字句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