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注释】
五月二十八日:即端午节。
书诗人壁:在墙壁上题诗留念,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
水晶宫殿:指皇宫。
玉雕阑:用玉石雕成栏杆,形容富丽堂皇。
丝竹丛中:指音乐、歌舞等。
墨未干:指诗作尚未写完。
却道诗情多富贵:却说诗歌的情感富有富贵气。
故教村落写荒寒:因此要教乡村百姓写出荒寒景象。
【赏析】
此为端午节时所写,当时正值盛夏,作者在皇宫中题诗于壁上,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的开头两句,写皇宫中的景象。“水晶宫殿玉雕阑”,以瑰丽的想象和丰富的比喻,描绘出皇宫的富丽堂皇。接着,“丝竹丛中墨未干”,点出皇帝正在欣赏丝竹之声,而诗人此时正挥毫泼墨,创作着一首首佳篇。这里,诗人巧妙地将皇帝与自己相对照,既表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又表达了他对皇帝的不满。
皇帝似乎并不领情,“却道诗情多富贵”。这句诗表面上是在称赞诗人的诗才,但实际上却是讽刺皇帝过于追求奢华,忽视了民间的疾苦。因此,诗人决定改变写作风格,将诗作的主题转向了“村落写荒寒”。
这里的“荒寒”二字,不仅描绘了乡村的荒凉景象,更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引起人们对农村贫困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几行字,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对比皇宫的富丽堂皇与乡村的贫瘠荒凉,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同时,通过对皇帝的讽刺,也展示了他敢于直言的个性和对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