轗轲行慰伯清先生丧子

明兴以来数作手,盛名之下遏阳九。
龙蛇杂遝干戈飞,于中崛起青邱叟。
文章一代实开先,白刃如霜在其首。
北地莽莽才绝伦,俊逸颇称何舍人。
我吴迪功亦俊物,往往笔落如卿霎。
徐郎何郎皆夭死,东风寒食吹游魂。
李郎六年三系狱,叩关虎豹森天门。
太白山人栖太白,南屏山下留仙骨。
突然不必子与孙,荒冢累累亦三尺。
王家兄弟调颇同,一时二美吴门东。
玉关老亲雅无罪,可怜血染秋芙蓉。
纷纷作者难具指,大都轗轲有如此。
许君生长江之阴,能使诗名满人耳。
手拈寸管探诗源,上迄西京下王李。
苦心一年一易草,荏苒于今十年矣。
维摩斗室穷著书,膝下依依赖有子。
寒吹丹穴凤罢游,苍龙化去青天愁。
皋兰畹蕙忽摧折,白杨萧瑟风飕飗。
君欲呼儿呼不得,无聊聊述儿颠末。
卖田将作娶妇谋,岂料为儿具棺设。
青箱鬻却列坟茔,免同野鬼空原泣。
想君下笔心肺酸,使我闻之泪沾臆。
吾宗有侄字无咎,去年此际云初没。
瞥将魂梦托友人,示以新篇眼流血。
篇中二语更惨然,友人梦觉犹能忆。
入吾室兮妇伶仃,升吾堂兮亲垂白。
吁嗟此语岂传疑,一片孤魂尚依魄。
君儿魂魄知何方,飞飞当不离君侧。
君今哀痛同西河,死者已矣可奈何。
我当为君歌轗轲,君休为我停叵罗。
会须快饮日沉醉,不然遍访名山阿。
隙中之驹梦中蝶,终日戚戚胡为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轗轲行慰伯清先生丧子”是清朝黄毓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原文翻译:这首诗的前两句”明兴以来数作手,盛名之下遏阳九”,表达了诗人对明朝文学兴盛的感慨,以及在如此辉煌名声之下,仍不免遭遇不幸。后两句”龙蛇杂遝干戈飞,于中崛起青邱叟。文章一代实开先,白刃如霜在其首”,描绘了战乱纷扰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样的乱世中,有杰出人才如青邱叟般崭露头角。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感悟。

  2. 作品赏析:《轗轲行慰伯清先生丧子》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高度的成就,还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历史哲思,为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尊重知识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3. 写作背景:黄毓祺创作《轗轲行慰伯清先生丧子》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该诗是在明朝末年或清朝初年创作的。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文人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毓祺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

  4.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是黄毓祺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轗轲行慰伯清先生丧子》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它通过诗人的眼睛向世人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情感。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值得深入挖掘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