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法

人生学渊源,各各有所自。
沆瀣非一气,成功总难企。
我幼本憃愚,况无明师启。
义母爱拳拳,略举诗书旨。
及长学讴今,里言抑何鄙。
两汉与三唐,梦亦不到此。
我后归会稽,主人风雅士。
亲炙获师承,渐解参奥理。
吟红主爱女,夕秀翩翩起。
五载共切磋,我当畏友亲。
昙华萎一朝,慧业竟中止。
闺阁嗟睘睘,独吟殊无俚。
幸荷主恩深,诱掖频予跂。
例将爱女心,教我亦如是。
且我受薰陶,较女尤倍蓰。
小阁上镫初,寒衾梦回里。
有意无意间,剖析微难纪。
真乐两融融,函丈胡能拟。
许我诗学成,为我任劂剞。
我纵钝根钝,识此还遗彼。
辱承训委宛,顽铁亦柔靡。
才知传不传,即定学诗始。
才媛不乏人,著作存有几。
方其侍膝下,尘情澹于水。
红闺趁清闲,倡和偕姊弟。
迨至赋宜家,琑屑筹盐米。
师范日渐疏,旧学日益弛。
即使能自立,初终志永矢。
夫子或拘挛,家门或颠否。
何暇计千秋,飘风扫萚似。
庋阁冷絮吟,湮没伤比比。
谁似我主人,终身遂依倚。
拙著曷足论,附骥腼颜耳。
邈想同心人,情根总不死。
人合固天定,天合亦人俟。
缘生因即生,寸心坚由尔。
我愿广陶镕,问字各欢喜。
安得有情眷,团栾联砚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论诗法》并未被广泛介绍,也未在历史上形成显著影响。关于“《论诗法》的介绍”的讨论,实际上指向了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语言艺术法则的研究与探讨。

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理论非常丰富,从南朝文论家开始,诗人和学者们就对诗歌的创作方法、语言规则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阐述。到了清代,阮葵生在其著作《茶余客话·诗》,对诗歌创作的语言艺术法则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涵盖了诗歌的语言技巧,如用韵、用事等,还涉及到诗歌的结构、节奏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自足的学理体系和一门之学。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文学批评家,他对传统诗词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提出了诗歌创作应避免“定法”和“成法”,主张诗歌创作应保持自由与创新。他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诗坛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但他的思想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后世的诗歌创作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诗法”研究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学术领域,它不仅涉及诗歌的语言艺术法则,还包括了诗歌的结构、风格、意境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