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 己酉春感

总年年寒食,怎便是今年恨切。一声两声,无情是锦鴂,梦里啼彻。西北长安远,有时回首,但沧波空阔。残阳还向离宫没,水冷昆明,石鲸愁绝。如今辜负芳节,空花陂柳浪,遥恨天末。
繁华都歇,有青娥细说。红杏还依旧,谁省识,夜来暗里花发。看枝枝弄影,五更风刮。明明是玉阶残月,终不似湖上春寒舞罢,卷帘红雪。芳菲事,都付摧折。怕断红流向人间去,更成呜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丑·己酉春感》是近代著名诗人杨圻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作者在春天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据记载,《六丑·己酉春感》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杨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他在这一时期活跃于文坛,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赞誉。

  2. 主题内容: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时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如“总年年寒食”,“梦里啼彻”等,展示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同时,通过对长安、洛阳等古都的描述,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3. 艺术手法:在艺术上,杨圻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使诗歌的内涵更加深远。比如,“一声两声,无情是锦鴂”,用“锦鴂”来暗指春天的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可挽留的无奈和哀伤。这种使用象征和暗示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丑·己酉春感》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杨圻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杨圻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