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筮盍簪,譬若鸟栖树。
一鸟独南飞,众鸟东西顾。
他树岂无枝,徘徊不忍去。
诸生勤讲习,予亦忘衰暮。
常抱离索忧,畏读销魂赋。
庚寅九月自苏州量移武昌留示诸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寅九月自苏州量移武昌留示诸生·其一》是清代诗人黄彭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有朋筮盍簪,譬若鸟栖树。
一鸟独南飞,众鸟东西顾。
他树岂无枝,徘徊不忍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离别以及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的“有朋”,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筮盍簪”意为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譬若鸟栖树”,则用鸟儿择木而栖来比喻朋友的选择。接着,“一鸟独南飞,众鸟东西顾”,描绘了一群鸟儿因为选择不同的树枝而各奔前程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因环境或选择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决定。最后两句“他树岂无枝,徘徊不忍去”,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矛盾心情,既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又难以割舍当前的困境。
《庚寅九月自苏州量移武昌留示诸生·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更是黄彭年作为一位官员对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体现了黄彭年在政治上的敏锐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