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筮盍簪,譬若鸟栖树。
一鸟独南飞,众鸟东西顾。
他树岂无枝,徘徊不忍去。
诸生勤讲习,予亦忘衰暮。
常抱离索忧,畏读销魂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留题武昌西山诸生院》中的一首,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和关心。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注释:
- 庚寅九月:指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九月。
- 自苏州量移武昌:从苏州调往武昌。量移,指官吏调动。
- 留示诸生:留给学生们看。
- 有朋:朋友。筮盍簪,指朋友聚集。
- 譬若鸟栖树:就像鸟儿栖息在树上。
- 一鸟独南飞:一只鸟独自向南飞翔。
- 众鸟东西顾:其他鸟类则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 他树岂无枝:其它树木上也有枝条。
- 徘徊不忍去:犹豫不决,舍不得离去。
- 诸生勤讲习:同学们勤奋地学习。
- 予亦忘衰暮:我也忘记了衰老。
- 常抱离索忧:常常怀着离别之忧。
- 畏读销魂赋:害怕读到那令人销魂的赋文。
译文:
自从我离开苏州调到武昌以来,一直与诸生们相处。我们如同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就如同鸟儿栖息在树上一样。但是,一旦有一只鸟独自飞向南方,其他的鸟儿就不知所措,四处张望,犹豫不决地不愿离去。其他树木上也有枝条,但我们却无法像它们那样安然地停留下来。诸生们勤奋地学习,而我也忘却了岁月的流逝。我总是怀着离别之忧,害怕读到那些令人销魂的赋文。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学生们的关爱和期望。他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用鸟儿飞翔的场景来比喻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既形象又生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学生们的深深关怀,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担忧。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