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必由学,惟士有恒心。
所以武城宰,弦歌尚遗音。
国奢示以俭,斯道无古今。
愿为夫子铎,贡作帝廷琛。
吴楚未云远,企望来规箴。

【注释】

庚寅: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作者四十二岁。苏州:今属江苏省,在浙江省北部。量移:因罪徙谪,改官。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在长江中游。武城:春秋时齐国邑名。弦歌:指音乐歌舞。国奢:指奢侈的国君。示以俭:指君主以节俭为榜样。斯道:此道路。帝廷琛:即“帝廷瑰”,指帝王所珍视的珍宝。吴楚:古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各地。云:语助词,无义。规箴:规劝和批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被流放到杭州后,于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九月写的一首赠给友人的诗。全诗抒发了贬谪期间的愤懑不平之情,并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首联两句,表明诗人对学问的重视,认为学问必须通过学习积累才能达到化境,而只有士人才能有恒心学成。这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深厚的学问基础和坚定的信念。

颔联两句,诗人用武城宰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虽然被贬到武昌,但仍然能够弦歌不绝地创作音乐和诗歌,继续传播他的思想和主张。这既表现了他的高洁品格,也表明了他在政治上并不失志。

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君主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如果君主能够以节俭为榜样,那么这条治国之道就永远不会过时。这既是对当时政治腐败现象的深刻揭示,也是对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期望。

尾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君王出谋划策,为国家献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的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繁荣。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思想深刻独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