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连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头起。村村打鼓防水来,城外忽添三尺水。
水汹汹,哀吾农。高田束手已无策,须臾又作蛟龙宫。
我来城边望,四野阴凄凄。群呼走登屋,屋倒不可栖。
残阳一角悲秋草,白骨千年终不保。有家还比无家愁,有田转羡无田好。
吁嗟乎!此日之灾更切肤,民隐不达将溃疽。县官恐,跄踉趋。
请蠲议赈语郡守,郡守不问民其鱼。越日郡守来,云是亲勘灾。
茫茫大水不得进,高田低田安在哉!君不见,大江边,惨呼天。
弃儿为蛇食,卖儿不值钱。挈老携幼饿且死,十里五里无人烟。
生年三十五,读书亦荷补。况今手无尺寸柄,未得与尔诉冤苦。
侧闻灾簿上有司,见之忍使将流离?民兮民兮听吾语,圣朝宽大尔所知。
后大水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大水行》是宋代诗人厉同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深切同情和忧虑。这首诗通过对洪水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反映了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大水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影响。诗中“南风连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头起”描绘了连续不断的强风和暴雨,使江河的水位急剧升高。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
这首诗也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挣扎。诗中的“高田束手已无策,须臾又作蛟龙宫”描述了农民面对洪水时的困境,他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园被水淹没。这种无助和挣扎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悲壮的气息。
诗歌还通过对灾难场景的具体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写道:“我来城边望,四野阴凄凄。群呼…”这里的“凄凄”和“呼”字,都传达出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烈的感染力。
从文学价值来看,《后大水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大水行》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更体现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这种能力使得《后大水行》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后大水行》作为一首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强烈的情感传递,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因此,深入研究和欣赏《后大水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