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沙曲

昨离句漏山,今仍山下住。河干无水舟不前,云是方行十里路。
塔高何矗矗,两日犹在目。送尽行路人,使我心转轴。
朝爬沙,暮爬沙,舟子持杷泣且语,可怜辛苦不还家。
闻汝言,意凄然,同为飘泊东西客,相邀举酒呼青天。
问天天不管,那更论长短。不如一曲雍门弹,千古英雄尽肠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爬沙曲》是现代作家厉同勋创作的一首诗歌,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简介:《爬沙曲》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辛酸的感受。
  2. 文学价值:该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河流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艰辛的深刻反思。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厉同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从“昨离句漏山”到“今仍山下住”,形成了时间上的反差,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4. 社会影响:虽然《爬沙曲》是厉同勋个人的文学作品,但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使其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爬沙曲》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体验的诗歌,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还可以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