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珠遁太虚,云龙起相逐。
钩入珊网时,怡然媚幽独。
论诗绝句三十首
介绍
《论诗绝句三十首》(又称《诗境》或《诗品》)是唐代文学家司空图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诗歌集由三十二首绝句组成,每首诗都是对不同诗人的诗作进行评论和分析。这些绝句涉及了当时许多著名的文学流派和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
司空图通过这些评论,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理解、鉴赏和评价标准。他提倡诗歌应追求自然、清新、雅致的风格,反对过于刻意雕琢和矫揉造作。他认为诗歌应当以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为主,而不应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技巧和华丽。
《论诗绝句三十首》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研究唐代诗歌风格和特点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些绝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发展历程。
相关推荐
【注释】玄珠:玄之又玄。太虚:道家称虚无为太虚。云龙:喻指文辞。相逐:互相追逐,相互辉映。钩入珊网:比喻文字的妙用。怡然媚幽独:怡然自喜,形容文辞之美能令人陶醉而心悦神怡。 赏析:这是一首论诗绝句。全诗采用比兴、对偶手法,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巧妙地融于议论之中,既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也抒发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开头两句“玄珠遁太虚,云龙起相逐”,运用了道家“道生一
``` 论诗绝句三十首 予怀方杼轴,如何击钵催。 悄然一阳动,律琯飞葭灰。 注释: - 《论诗绝句三十首》是金代元好问的一组诗歌评论作品。 - “予”是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自称,“怀”指的是怀抱着某种情感或想法。 - “方杼轴”中的“方”指“正在”或“正”,而“杼轴”在这里比喻诗人的创作工具,即笔和纸。 - “如何”表示诗人对于“击钵催”这一行为感到疑惑和不解。 -
注释:苏轼称赞罗汉,说水流花开。 静中见天倪,端由面壁来。 译文:苏轼赞颂罗汉,说水流花开。 静心之中显现天倪(佛家指天人合一),端由面壁而来。 赏析:此诗是苏轼对禅宗的一种赞美,表达了他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东坡”指的是苏轼,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等多方面的杰出人才。“赞罗汉”是指他赞扬了禅宗的修行者——罗汉,认为他们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注释:鬼神来告知我,敲击寂静以求声音。 一线细微透出,印在华严世界一寸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内心世界的诗作。诗人通过“鬼神”和“叩寂”等意象,表达了他对内心的探寻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诗句中,诗人用“鬼神”来比喻他的内心世界,用“叩寂”来表达他对内心的探索。而“一线微透”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深邃性。最后一句“印寸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再微小的事物
诗句解析: 1. 斥鴳笑图南 -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只小鸟嘲笑另一只小鸟向南飞去。"斥鴳"通常指的是麻雀,而"图南"则是指向南飞翔的行为。这里的“嘲”和“笑”都带有贬义色彩,表示讥讽或嘲笑的意思。 2. 但识枪榆枋 - 这句诗的意思是只知道使用枪击木头的技艺。"但"在这里是一个转折词,意味着仅仅或者只是,"识"则是理解、知晓的意思,"枪榆枋"则是一种具体的技能或方法。 3. 风月便摭拾 -
【注释】贵:重视。能乐、能哀:指懂得欣赏诗歌的情趣。执一:固执己见。庸才:平庸的才能。 【赏析】《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七》是清代诗人赵翼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二十首,每首都由四句组成,前两句为律诗的首两句,后两句则为律诗的颈联。这组诗主要讨论诗歌的鉴赏问题,认为“近春贵能乐,近秋贵能哀”,即春天应赏花吟咏,秋天则应伤月悲歌,而所感自不同。作者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诗。
诗句“融洽陶公性,乃有陶公诗”的译文为: 陶渊明的性情与诗歌完美融合,由此创作出了众多传世佳作。 注释及赏析如下: 1. 作者介绍:赵清瑞(字冰涣,一字冰盦),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作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 诗句原文:“融洽陶公性,乃有陶公诗。” 3. 字面翻译:陶渊明的性情与诗歌完美融合,因此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4. 词语解析: - 融洽
【注释】 玉树:比喻美质,指文才。绮弱:形容文辞柔靡,缺乏骨力。何用咎(jiù)狎(xiá)客:用什么责备那些轻薄浅薄的文人。何用:为什么,表示反问。 【赏析一】 首句写诗人赞美诗才之美,认为它有玉树那样挺拔,有新声一样悦耳。第二句写其诗作内容贫乏而形式柔靡。第三句说:诗歌的内容是刚强还是柔和,与作者的身份无关,不必怪罪那些轻佻浅薄的文人。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当时一些文人轻薄浮艳诗风的不满。
【注释】 六代:指东晋、宋、齐、梁、陈、隋六个朝代。竞华腴:争着华丽丰满的词藻。含古意:有古人的遗风。芙蓉:荷花,也称莲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论诗绝句的第二首。前两句说,从晋到隋六个朝代中,都竞相使用华丽的词采来写文章(即“竞华腴”),但其中仍保存有古人的风格和意趣。后两句说,秋天的水清澄地洗涤着荷花(即“濯秋水”),我喜爱它的天然美丽(即“我爱天然丽”)。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遇:碰到,遇见。小鬟:年轻女子。解诗胜老妪:比老妇人更会做诗。馀音: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曲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黄河句:指杜甫的《黄河》一诗。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说,在旗亭遇到一个年轻女子,她解诗的能力超过一般的老妪。“遇”字是关键,表明诗人与这个女子的偶然相会;“遇”,也表明这位女子的解诗本领非同一般。颔联两句说,这位年轻女子不仅解诗能力强过老妪,而且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注释:在刚开始学习杜诗时,应先识别出他的诗歌中的瑕疵和毛病。 疏略而平浅,便滋两宋弊。 译文:在刚开始学习杜诗时,应先识别出他的诗歌中的瑕疵和毛病。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文学创作的评论诗,诗人认为,在开始学习杜诗之前,首先应该认识到杜诗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注释】: 荦(lǒu)确:刚直。昌黎:即韩愈,字退之。盘空:指气势雄浑。硬语:指语言简明有力。风雅:指诗歌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正宗:正统。秋怀:诗人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一首,主要写韩愈诗作的特点。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八十一个字。 开头两句:“荦确昌黎翁,盘空多硬语。”意思是说韩愈像一位刚直不阿的山公,他的文章如盘空的山峰一样雄伟挺拔,用词简练有力,富有力量
鄙哉王次回,强颜冒温李。 艳词有寄托,岂类负涂豕。 注释:①次回:诗人的自谦之称,意谓自己不如杜甫、李白。②负涂猪:比喻文辞浮华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人。③艳词:指艳丽的诗。④杜甫、李白: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一首,主要批评了当时的一些诗人只追求文辞的华丽,而不求内容充实的思想和作风。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像杜甫、李白那样,既有优美的文辞,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赵清瑞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十五》是一首充满画意与诗意相结合的诗歌,其中“摩诘老画师”指诗人自比为唐代著名画家王维,以突出其绘画技艺。诗句“诗亦同画妙”强调了诗与画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之处。 “鹿柴辛坞间”,描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鹿柴位于山间的小径旁,周围环境清幽,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是在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理的思考。 “寓目都诗料”
注释:香山(即诗人自己的别号)对禅学有着深深的喜爱,万斛(指大量的、深重的),可以清洗掉人心中的情欲与尘俗。 为何要说花鸟的诗,反而不如说木石人的诗?因为,在禅宗里,木石人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性情,更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注释: 宋体是宋代的字体,唐代已出现,但尚未流行。郊岛是指郊野和海岛,这里指诗歌的风格。 诗派是指不同的诗歌流派,西江是唐代的一种文学风格。同异是指诗歌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冥叩是指深入探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首先,他指出了宋体的出现并非晚于唐代,而是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这说明诗歌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其次,他强调了郊岛这种风格的寒瘦之美
注释: 这首诗是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第六十首。 六一: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号,这里指代韩愈的诗歌。庐山篇:韩愈曾作过一篇著名的《石鼓歌》,这篇文章中就提到了“六一老人”这个称呼(见《新唐书·韩愈传》)。 脱胎陇西白:意思是说,韩愈的诗歌,就像从陇西的白色石头里生出来的一样。脱胎,比喻文章、诗文等在内容或形式上经过改造,好似脱去旧的胎胞而重新产生。 灵气注笔端:意思是说,韩愈的诗歌,充满了灵气
注释:潇洒的陆剑南,取境最闲适。想到那九世仇敌,他的雄词如同敲打金铁一般。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友人陆龟蒙的赞美诗。诗人称赞陆龟蒙的诗歌如闲适之境,雄健有力,其诗才如敲击金铁般震撼人心
注释: 风雨方满城:刚刚下了一场大雨,雨水把整个城市都淹没了。 悲哉秋之气:秋天的气息令人悲伤。 此句千古传:这两句诗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深感催租吏:深深地体会到那些催租的官吏们。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第一首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催租吏深深的感慨。 "风雨方满城,悲哉秋之气。" 描述了一场大雨刚刚过后,整个城市都被雨水淹没的景象
注释: 飘泊:漂泊无依,流落。 零丁洋:今广东江门市外的大海湾。后泛指流离失所的人居住的地方。 幽燕:古地名,指今北京一带。 狱:这里指监狱。 重:重新。 广武: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 穆词:指《穆天子》等古文献。 高击:高声歌唱、吟咏。 渐离筑:战国时代楚国的乐师,以善鼓瑟著称。相传他因受谗言被诬,为报国仇家恨,在荆轲刺秦王时,用筑(一种击打乐器)作信号,引导荆轲前进,并击节悲歌
注释:青田的两首诗,卢仝应该避开。就像画怪石一样,关键在于找到奇特丑陋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作者认为,诗歌创作应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而不应盲目模仿或遵循传统规范。他以画怪石为例,强调了在创作中要敢于突破常规,寻找并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创新精神的追求和推崇,也鼓励读者勇于挑战传统,发掘自己的创作潜能
注释:渔洋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号,秋柳诗是他的作品。笺解,即对诗作进行注解和阐发。纷聚讼,即各种意见纷纷议论。叶下洞庭波,即在洞庭湖边看到柳叶飘落时的景象。其妙,指其中的奥妙之处。神韵,形容诗中的神采和韵致。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渔洋秋柳诗》的绝句。诗中通过赞美渔洋先生的作品《秋柳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理解。他认为诗歌的精髓在于神韵,而不是单纯的文字。同时,他也指出
诗句原文: 一掬灵均泪,悽然洒五羊。 铜驼已荆棘,何处叫天阊。 注释解释: - 灵均:屈原的别名,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 五羊:广州的别称,因为广州古时有五条石山像羊形而得名。 - 铜驼:古代的一种神兽,常用来象征国破家亡的景象。 - 荆棘:比喻社会环境恶劣,充满艰难。 - 天阊:传说中的东海神宫,常用于表达对遥远之地的向往。 赏析:
笠翁曼倩俦,俶傥亦可喜。 仙才鬼才外,未能成一体。 注释: 笠翁:指的是元好问的字号,也代指其人。曼倩: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常以曼妙的舞姿和轻盈的身姿出现。 俶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不拘一格。亦可喜:表示对这种才华的喜爱。 仙才:指超凡脱俗的才华。 鬼才:指具有奇特才华的人。 未能成一体:表示这种才华虽然独特,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一
【注释】 随园:即袁枚的号,他的诗集有《随园诗话》。主性灵:以性情为主。韩冬郎:指唐代诗人韩愈。刻划:刻画、修饰。乃:就。 【赏析】 这是袁枚论诗绝句中的一首。此诗是作者自评自己诗歌创作特点和态度的诗作。 这首诗前两联是说:袁枚主张诗歌要表达自己的性情,不要刻意雕琢,像韩愈一样,“乃有天真阁”。所谓“天 真”,就是自然、真诚的意思。“工涂泽”即“工于修饰”,指诗歌的辞藻讲究,修饰过分
【注释】 论诗:评论诗歌。 二樵:指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二人曾为文友。 岷江:岷江是流经中国四川省的河流。湘:指湖南。湘水也是一条重要的河流。 骚些:指《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篇名。 翕(xī):同“吸”,吸引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论诗绝句,主要谈论诗歌创作。第一句说“诗魔贵廓清”,意思是说诗魔要被清除干净;第二句“二樵挺奇逸”指的是王勃和杨炯这两位文友
注释:湘乡绍桐城,一代推巨手。 湘乡指的是湖南省的湘乡县,是桐城派古文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因此这里代指桐城派。 一代推巨手,表示这一代的文人都是大才子。 韵语殊蹶张,意思是说诗的语言和韵脚都非常严谨和有力。 誓摩古人垒,意思是发誓要继承和发扬古人的优秀传统。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桐城派文学的一种赞美,他认为这一流派的文人都是一代的巨手,他们的诗歌语言严谨,韵脚有力,他们决心继承并发展古代的优秀传统
【注释】 杰然:高峻的样子。海藏楼:指海藏寺的藏经楼。海藏寺在杭州,建于北宋,是江南著名的佛刹。楼高耸入云,有如天柱,故称“杰然”。清削:清雅超脱。馀味:犹余香。苦头陀:苦行僧。微带蔬笋气:蔬笋即竹笋,这里用来形容苦行僧身上散发出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海藏寺后所作的绝句。诗中通过描写海藏楼的高大、建筑的清雅、环境的自然和僧人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境界
注释: 1. 恻恻冢高低:形容坟墓高矮不齐。 2. 催人速行乐:催促人们赶快享乐。 3. 七字真足传,传遍江南北:意思是这首诗的七言绝句足以流传千古,它的魅力已经传播到江南和北方。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评论诗。诗人在诗中提出了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应该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应该更加注重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他认为,诗歌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传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