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黑水沙漠至抚夷城

卅六国中亲往还,荒唐旧说一时删。
流沙穴地真成海,弱水滔天欲撼山。
西去关乌头尽白,东来宛马汗皆殷。
倦游小睡昆仑顶,应被群仙笑我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黑水沙漠至抚夷城》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诗:

  1. 作者简介
  •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绛郡(今山西新绛县)人,祖籍清河(今属河北)。唐朝著名诗人,有“诗家天子”之称。其诗歌多写景言情,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句内容解析
  • 卅六国中亲往还,荒唐旧说一时删。流沙穴地真成海,弱水滔天欲撼山。 描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和变迁,以及自然景观的壮丽。
  • 西去关乌头尽白,东来宛马汗皆殷。倦游小睡昆仑顶,应被群仙笑我顽。 反映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景,以及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向往。
  1. 文化背景与意义
  • 流沙穴地真成海,弱水滔天欲撼山。 这句诗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奇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交通贸易繁荣景象。
  • 西去关乌头尽白,东来宛马汗皆殷。 体现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以及长途跋涉带来的辛劳和疲惫。
  • 倦游小睡昆仑顶,应被群仙笑我顽。 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仙人境界的向往。

《过黑水沙漠至抚夷城》是一首描绘古代丝绸之路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邃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历史脉络,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