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三首和陶·二疏

王事云靡盬,贞臣敢求去。
愧彼尸位流,庶几践高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
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
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
公卿若小吏,要领那得顾。
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
权势相倾轧,旁观代深虑。
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
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
钟鸣漏尽时,下士竟弗悟。
知几其如神,危事岂在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二疏》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吟咏西汉宣帝时以“知足”为宗旨而急流勇退的疏广与疏受叔侄二人

《咏二疏》通过对疏广和疏受叔侄的赞颂,揭示了他们功成身退、有金不私的高尚品质。在这首诗中,作者对这两位西汉时期的贤达人物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诗中不仅描绘了他们的事迹,更是对他们的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赞美。

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晋宋之际,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通过《咏二疏》等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封建官场的厌恶。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咏二疏》采用了典型的赋体手法,通过对疏广与疏受叔侄的生平事迹进行叙述,展现了两位贤者的形象。《咏二疏》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即清新自然、质朴无华。此外,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咏二疏》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作品,也是一幅展现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