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
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
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
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江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泛”并非文学作品,而是蒋士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属于清代诗歌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感悟。《江泛》这首诗是蒋士铨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沉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时代悲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蒋士铨,字心馀,又字苕生,号清容等,是清代江西铅山人。他出身于一个文学家庭,精通戏曲与诗词,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仕途颇为顺利,曾入翰林院编修,归乡后主讲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且精通戏曲,创作了大量杂剧和传奇。
作品内容:蒋士铨在《江泛》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水滔滔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中提到的“群山绕建康”,指的是历史上的南京(今江苏南京),而“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沧桑。
文学地位:《江泛》不仅是蒋士铨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戏曲创作的重要代表。他的其他戏曲作品如《红雪楼九种曲》等也深受观众喜爱。同时,蒋士铨的诗文还被收录在《忠雅堂全集》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
《江泛》是蒋士铨作为一位文学家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反思和表达。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蒋士铨的文学成就,还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