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用苏岐亭韵

更漏响沈沈,铜壶滴金汁。
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
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
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
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
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
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雨用苏岐亭韵》是清朝郑镜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节奏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细雨中的景象,体现了古典诗词中的自然美和情感表达。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简介:《秋雨用苏岐亭韵》的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评析以及写作背景等,都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该诗的机会。
  2. 艺术特点:郑镜蓉在创作这首诗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例如,“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雨的景象,还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其深层含义至关重要。作为清朝文人的作品,郑镜蓉的《秋雨用苏岐亭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这不仅有助于欣赏诗作本身,还能增进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
  4. 文化价值: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信息的载体。通过对《秋雨用苏岐亭韵》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5. 教育意义:在现代教育中,古诗文的学习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秋雨用苏岐亭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秋雨用苏岐亭韵》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连接古今的重要桥梁。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无疑能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