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镜蓉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夏钞书小窗如炙:夏天在小窗下读书,如同被火烤。 2. 念家严远出捕蝗率彼旷野炎蒸百倍:思念家中的长辈(家严)因捕蝗而远离家乡,田野中烈日炎炎。 3. 因用家严送有邻弟返里原韵示诸妹:因为家严送了邻弟回家,就用这首诗的原韵给妹妹们作诗。 接下来是翻译: 夏日在小窗下读书,犹如被火烤。思念家中的长辈因捕蝗而远离家乡,田野中烈日炎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凄凄砌里有虫吟” - 描述了秋日里蟋蟀在寂静的角落里鸣叫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凄凄"强调了环境的寒冷和萧瑟,"虫吟"则增添了一份秋天特有的哀愁。 2. “漏尽声声韵转沈” - 这里的“漏尽”意味着时间已经流逝到夜晚结束的时刻。"声声韵转沈"描绘了夜晚的安静和深沉,声音逐渐变得低沉而悠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3. “人入梦时初过雁” -
此诗是作者写给家人和朋友的。诗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联“夏日钞书小窗如炙念家严远出捕蝗率彼旷野炎蒸百倍因用家严送有邻弟返里原韵示诸妹”:描述了一个夏日的场景,作者在小窗下读书,感觉像是被火烤一样。他想念远在家乡的家严,因为家严正在捕蝗,远离了家,忍受着酷热和劳累。 颔联“此事难预期,欲言先呕哑。八闸未云遥,远隔如浐灞。”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秋雨”即秋雨,这里泛指秋天的雨。“铜壶滴金汁”,以铜壶中的水滴滴答,比喻秋雨的连绵不断。“遣兴”,即排遣情怀,排遣忧愁;“裁诗”,即作诗,即写诗。“含毫”,笔尖沾上墨水。 【答案】 译文: 更漏声沉沉,深夜时分,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落。 排遣愁思,也来写诗。笔尖沾满墨汁,欲将思绪写成文章。 好像云朵中飞过的石燕,哀怜上天可怜我,让我得到一次机会吧!
夏晓 绿树环庭外,荷含晨露深。 轩窗不受暑,水竹自成阴。 隙月窥残梦,疏星动晓禽。 碧㡡风远送,凉气逼衣衾。 注释: 1. 绿树环庭外:庭院周围种满了绿色植物。 2. 荷含晨露深:荷花上沾满了早晨的露珠。 3. 轩窗不受暑:因为窗户被绿树环绕,所以不会被烈日炙烤。 4. 水竹自成阴:水边的竹子形成了一片阴凉之地。 5. 隙月窥残梦:月亮透过云层缝隙照进屋里,映出了残留的梦境。 6. 疏星动晓禽
烦暑正流金,长日当季夏。姊妹小窗闲,时作喃喃语。 双丸去如梭,倏过端阳假。楸枰已懒弹,对食却杯斝。 石鼎响如潮,茶烟看绕舍。榴火复薇花,景物递相迓。 蛙鼓不停声,令人几惊咤。白汗如雨挥,黄沙将人射。 虽罢火伞张,那得清凉夜。太守同民忧,讵有案牍暇。 昔岁厄阳侯,泛滥吁可怕。今幸茁其苗,转眼纳禾稼。 胡天不悔祸,鸠鹄未蒙赦。虫豸迭为灾,扑面火云下。 大地真如炉,短后衣难卸。返署未浃旬,又促星言驾。
更漏响沈沈,铜壶滴金汁。 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 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 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 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 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 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郑镜蓉,字玉台,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以她的诗才和作品著称。 郑镜蓉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她的诗词全集中包含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如“夏晓”中的绿树环庭、“新秋”中的凄凄砌里。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她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郑镜蓉,字玉台,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以她的诗才和作品著称。 郑镜蓉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她的诗词全集中包含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如“夏晓”中的绿树环庭、“新秋”中的凄凄砌里。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她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