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 芙蓉谢后作

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黦地谁惜?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罗裳自染秋江色。穗帐才遮,珠茵旋积。盈盈,怎堪搴摘?只轻朱薄粉,愁上簪帻。
西园霜夕,照清池宴席。步绮凌波地,成往迹。尊前换尽吟客。纵仙城梦见,玉颜非昔。钗钿坠似曾相识。终不向一镜东风媚晚,鬓边狼藉。飘零恨独在江国。怕旧题锦段重重泪,无人赠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丑·芙蓉谢后作》是清朝词人郑文焯的作品。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雨后,落花满地的景象。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作品的内容:

  1. 诗歌原文: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黦地谁惜?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
  2. 诗句解析:这句“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描绘了时间在悄然流逝,花朵也在无声中凋零,独自站立在栏杆上,周围的景色显得格外凄迷。
  3. 情感表达:接下来的“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表达了对花朵凋零的惋惜与哀伤,而“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则形象地描绘了雨点打在花瓣上,仿佛是在诉说着关于爱情和离别的故事。
  4. 艺术特色:整首词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将雨水比作悲伤的泪珠,将落花比作被遗弃的恋人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氛围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5. 创作背景:此词的创作时期为清末,词人正值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六丑·芙蓉谢后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佳作,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郑文焯高超的艺术成就,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