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归九日城东亭登高

危亭锁翠倚崇冈。带虚岚、故国斜阳。看冷枫、暮色馀霞散,波路迥、暝入秋乡。更堪催、小城寒信,到西风雁行。向此念、旧游天远,立尽昏黄。
茫茫。登临百感,镇销凝、海涨尘荒。昨宵酒醒,何处残笛,又绕空梁。甚百年、悲秋未了,只恁风物凄凉。伤心是、簪到黄花,绿鬓先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彩云归 九日城东亭登高》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郑文焯(1856~1918),晚清时期的重要官员和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叔问,又别署为鹤、鹤公、鹤翁、鹤道人等。他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属于正黄旗汉军籍。由于梦中曾梦游石芝崦并看到素鹤翔于云间,因此自号为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其词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兼有描写自然景观的意境。
  1. 作品原文
    危亭锁翠倚崇冈。带虚岚、故国斜阳。看冷枫、暮色馀霞散,波路迥、暝入秋乡。更堪催、小城寒信,到西风雁行。向此念、旧游天远,立尽昏黄。茫茫。登临百感,镇销凝、海涨尘荒。昨宵酒醒,何处残笛,又绕…

  2. 作品赏析:郑文焯的这首《彩云归 九日城东亭登高》是一首典型的清代文人词作,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怀旧之情。通过“危亭锁翠倚崇冈”、“带虚岚、故国斜阳”等句子,诗人展现了亭子在夕阳余晖中的静谧与美丽,以及远方国家的影子。接着,“看冷枫、暮色馀霞散,波路迥、暝入秋乡”,通过对枫叶的描述和黄昏时分的景致,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之美。此外,“更堪催、小城寒信,到西风雁行”,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感受,以及对季节变换给个人带来的影响和感慨。最后,“向此念、旧游天远,立尽昏黄”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因岁月流逝而感到的无奈和悲凉。

郑文焯的《彩云归 九日城东亭登高》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