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 海棠花下作

阑珊轻梦纱窗畔。子规声、唤醒看花眼。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端相久,待懒怎生得懒。
吟肠都为东风软。对明妆、不隔锦江远。花也怜人,怨迟眠、烛容先倦。耐残寒,消受芳斟夜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元昭创作的《月上海棠·海棠花下作》是一首具有清末至民国时期特色的词。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元昭,字岚屏,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女诗人。她不仅创作了这首词,还著有《浣兰词》,显示了她对诗词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精湛技艺。
  2. 作品内容: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海棠盛开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花下赏景的心情。“阑珊轻梦纱窗畔”,形容了海棠树下的朦胧美景和宁静的氛围。“子规声、唤醒看花眼”,通过子规鸟的叫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表达了海棠花在春光中的美丽与娇嫩。“端相久,待懒怎生得懒”,展现了词人因美景而感到心情慵懒,不愿动弹的状态。“吟肠都为东风软”,反映了海棠花随风摇曳的姿态给词人带来的诗意灵感。“对明妆、不隔锦江远”,则描写了海棠花的美貌足以让人忘记距离,仿佛置身于锦江之畔。
  3. 赏析:此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轻梦”、“子规声”等,生动地刻画了海棠花的美丽形象及其给人带来的感受。同时,通过“东风软”这一描写,传递出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月上海棠·海棠花下作》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郑元昭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审美情趣。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而言,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