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恭亲王福晋挽歌

碧鲁承金册,天湟迓鹿车。
河间钦德助,鸿烈相成书。
风驭随灵雨,神山出太虚。
谁纾隆准恸,哀语散琼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硕恭亲王福晋挽歌》是清末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和硕恭亲王福晋深切的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郑孝胥作为诗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情感。以下是对其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孝胥(1860-1938),字苏龛,一字太夷,号海藏,曾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郑孝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歌主题:《和硕恭亲王福晋挽歌》以悼念和硕恭亲王福晋为主题,通过对福晋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离世的悲痛表达,展示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3. 艺术特色: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碧鲁承金册”、“天湟迓鹿车”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描绘了福晋的身份地位,同时也暗含着福晋一生的辉煌与悲剧性命运。

  4. 文学价值:作为郑孝胥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人传颂和研究,成为研究清代宫廷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重要资料。

《和硕恭亲王福晋挽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特点,进而深入思考文学作品在反映现实、塑造历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