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

丈夫傫然如系囚,自断犹堪归隐邱。
人间郗超不再得,纵有高隐谁复收?
当时戴公剡中宅,精整乃与官舍侔。
办资百万意奇绝,未用夷蹠穷推求。
咄哉传约隐不果,慎勿轻诋渠非优。
从来酸寒痼山水,焉取名节骄王侯。
士人粗愿衣食足,鬼神靳汝宁相酬。
嘉宾可作吾可隐,买山岂畏讥巢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郗超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臣、文学家和佛学家,其一生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变迁和个人信仰的考验。以下是关于文学作品《郗超出处》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出身于高平郗氏,是东晋开国功臣郗鉴的孙子。他在年少时即表现出过人的才智和个性特点,如喜交游、善谈论、好施与等。作为桓温的亲信谋臣,他历任多个官职,包括抚军府掾、征西府椽、大司马参军、散骑侍郎、中书侍郎等,并在太和四年(369年)北伐前燕时因建议未被采纳而遭遇失败。

  2. 文学成就:郗超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他工书法,尤善草书。他的书法作品流传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远近帖》,此帖为郗超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力。同时,郗超也是一位佛学家,著有《奉法要》等佛教著作,体现了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3. 个人信念:在郗超的政治生涯中,他多次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意见而与权贵产生冲突。最著名的案例是在桓温北伐前燕期间,由于对策略的分歧,郗超遭到了排挤和罢黜。尽管如此,郗超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是继续在佛教修行和学术研究中深入探索,留下了“佛祖之子”的佳誉。

  4. 文化影响:郗超的去世给东晋文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尽管他的官场生涯未能长久,但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和事迹却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他的书籍《奉法要》不仅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发展状况,也展现了郗超个人的学术追求。此外,郗超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哲学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考素材。

郗超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他的个人信仰和政治抉择都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通过对郗超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东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个人价值和信仰选择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